注:本文是为了做记录,方便日后搭建隧道做参考,转发自 使用SSH反向隧道进行内网穿透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SSH 反向隧道穿透NAT,并演示了如何维持一条稳定的SSH 隧道。
假设有机器A 和B,A 有公网IP,B 位于NAT 之后并无可用的端口转发,现在想由A 主动向B 发起SSH 连接。由于B 在NAT 后端,无可用公网IP + 端口 这样一个组合,所以A 无法穿透NAT,这篇文章应对的就是这种情况。
首先有如下约定,因为很重要所以放在前面:
机器代号 | 机器位置 | 地址 | 账户 | ssh/sshd 端口 | 是否需要运行sshd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 | 位于公网 | a.site | usera | 22 | 是 |
B | 位于NAT 之后 | localhost | userb | 22 | 是 |
C | 位于NAT 之后 | localhost | userc | 22 | 否 |
这是一篇微信公众号“程序员书库”的文章(2018年Java程序员最应该阅读的书籍 - 最好的书籍)。翻译自:10 Books Java Developers Should Read in 2018 - Best Of Lot
这是去年的旧文 The Tech Lead’s New Project Checklist 的翻译。刚好本人现在也是题目中说的Tech Lead(Tech Lead我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翻译,所以下面直接用英文的Tech Lead)。
由于原文只是一篇笔记,所以很多只是记了个要点,需要读者自己去拓展思考,说实话部分点我也没理解作者说什么(可能是我英语水平的原因)。我翻译的也不一定符合原作者的意思,甚至可能翻译错了。我会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加入一些话,让它读起来顺畅点。
下面是正式的译文。
对写日记最早的印象应该是小学的时候,当时老爸要求我写的,写出了什么到现在也不可能记得,估计是今天天气怎样、吃了什么之类的。作为一个熊孩子,写日记坚持不了几天。再后来,类似的文字应该是语文老师要求的周记了,同样完全没印象当时写过什么了,估计是类似作文一样的东西。而后就多年没写过类似的文字了,直到去年(确切来说是前年年底)。